2016年以来,郑州商品交易所动力煤主力合约价格已上涨76%,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焦煤主力合约则上涨了80%;同时,现货市场煤价也出现不同幅度上涨。
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3.2%(扣除闰年因素增长2.1%)、2.1%、7.8%,三季度增速明显提高,其中,7、8、9月份增速分别为8.2%、8.3%和6.9%。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4.3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
火电新增装机2901万千瓦(其中煤电2266万千瓦)、同比少投产1054万千瓦,国家控制煤电建设的相关政策效果有所显现。一是要统筹协调电力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等多重改革与行业发展,完善相关调控政策。二是上年同期基数偏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用电增长10.7%。全国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富余、部分地区相对过剩,迎峰度冬期间部分地区电煤供应可能出现偏紧甚至紧张局面。
二是电煤价格急剧上涨,加剧发电企业经营困难局面,将可能影响到电力热力供应。六是跨区、跨省送电实现一定增长。与西安交大等知名高校就NOx超低排放、燃机技术、大数据智能诊断控制技术等方面开展技术交流。
拥有五大发电集团中唯一能开展供热技术研发和服务的团队,研究形成了涵盖热力产品产输配售全过程的技术体系和专利群,在中低温余热利用、智能热网、调峰蓄热、工业供热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相关技术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绿色技术奖。三个方面也是三个层面,不但涵盖了发电企业技术领域的三种主要业务需求,更为行业科技进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三重保障,解决了后顾之忧。华电电科院深知创新型人才对于科研技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一次又一次的发展,他们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信念,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坚实的技术服务与创新的技术支持。
根据业务特点和工作需要,华电电科院创新实现本部实验室与现场检测两种模式统一管理,取得国家认监委检验检测机构CMA资质认定证书,共计708项参数,具备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和结果的资格,成为行业内首家覆盖全部发电领域的国家级资质认定科研院所。华电电科院以广阔的视角,放眼世界,加强国内外先进技术交流与合作。
首先在集团内部,明晰了集团公司(华电电科院)区域公司发电企业三级技术监督体系的管理界面,华电电科院以行使技术层面的监督职能为起点,修编火电、水电和新能源各专业的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完善了集团技术监督标准体系,规范技术标准,维护企业运营。以此为基础,华电电科院以集团自身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创新需求为契机,致力于突破整个行业发展中的关键科研难题,带动全行业持续创新进步。目前配置仪器设备共计3860台套,总价值近亿元。承担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型电站冷源节能新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华电邹县、莱城等3台机组上成功实施,平均降低煤耗3.13克/千瓦时。
精益治企方得始终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2003年,华电电科院划归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乘着改革的春风,华电电科院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依托集团层面的广阔平台,找准定位,落地生根,在行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脱颖而出。华电电科院几代人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不仅在电力技术发展史上留下了特有的印记,更将华电电科院全新的起点置于一个崭新的高度。与法国电力(EDF)针对水电提效工作建立合作关系。近5年来,累计获得立项科研项目160多项,累计申请专利数433项,软件著作权28项,发表科技论文905篇,获得各项科技奖励104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余项。
率先构建风、光、热等新能源技术标准、勘察设计、技术监督、设备故障监测、运行性能优化、设备设施检测的全寿命周期服务研究体系。这三个方面在华电电科院的业务布局中既属于平衡的并列关系,更是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因果关系。
而开放的环境,真诚的态度,为华电电科院留住了人才。与知名企业就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硫酸氢铵堵塞治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技术合作。
构建了院行政体系、资质认定体系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有效整合的五合一管理体系。现拥有火电、水电、新能源、热力等各领域的现场试验检测能力,以及由金属材料、化学分析、脱硝催化剂、光伏组件等实验室构成的专业实验室检测能力,为发电企业提供全面的检测支撑。华电电科院有效开展国家能源局中央预算内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碳技术创新项目、财政部重大技术创新资助、国际合作项目等在研科技项目。与日本中部大学就粉煤灰深度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继续深化研究。创新为本再续辉煌60年科研领域的深厚积淀,让创新精神融入了华电电科院的企业灵魂,更融进了每一个华电电科院人的血液,成为了一代一代华电电科院人薪火相传的立身之本。而后在发挥技术监督职能的基础上,发现并排除设备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隐患,针对集团内部以及整个行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差异化地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帮助发电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填补发电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短板。
落实水电提效计划,开展典型流域、梯级、单站优化调度研究,助推企业效益提升,年均增加发电量1%~3%。导语:伴随着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激昂步伐,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华电电科院)满怀责任与激情,走过了光荣而辉煌的60年征程。
开展集团级燃料标准化实验室技术支持和咨询、入厂煤机械采制样设备性能试验期间核查的技术指导和监督、采制一体化试点工作技术指导等专项工作,每年为集团节约至少上亿元煤炭成本。放眼未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战略部署,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努力为中国电力行业的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将是华电电科院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随着科研技术业务需求的急速增长,如今的华电电科院正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集科技研发中心、技术监督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高科技人才培训中心为一体的科研主体。本着对创新精神的追求,逐步打造人才和科技高地,华电电科院先后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两大平台,吸引了大批中青年科研人才,培养了浙江省及杭州市各类人才计划13人,华电集团千人计划8人,畅通了人才发展的良好渠道。
搭建集团公司火电工程技术大数据平台,实现火电工程在线技术对标,推进基建工程三同领先。在十二五发电行业节能减排综合提效的形势下,通过全面的能效诊断深入挖掘机组节能潜力,优化汽机、锅炉主辅机运行方式、制定先进的节能改造方案,一系列先进改造技术先后在122台燃煤机组上得到应用,平均每台机组降低供电煤耗16.58克/千瓦时,使华电集团燃煤机组供电煤耗排名从五大发电集团第四名上升至第一名。服务集团屡立新功凭借全面的科研体系、完善的管理体系、健全的资质体系,华电电科院积极行动、有效作为,为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经济运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为集团公司创建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作出贡献。继承和发扬60年的优良传统,华电电科院苦练内功,推行精益化管理,特别是近10年来,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经营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逐步形成并确立了火电技术研究、水电技术研究、新能源技术研究、分布式能源技术研究、煤炭检验检测及清洁高效利用研究、质量标准咨询及检验检测六大类业务领域的领先优势,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华电电科院拥有电源工程类调试特级、工程咨询甲级、工程设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等多项资质。构建了院行政体系、资质认定体系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有效整合的五合一管理体系。
创新为本再续辉煌60年科研领域的深厚积淀,让创新精神融入了华电电科院的企业灵魂,更融进了每一个华电电科院人的血液,成为了一代一代华电电科院人薪火相传的立身之本。重点建设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能源火力发电系统能效检测技术研发中心、国资委电力节能技术科研及试验基地、浙江省蓄能和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以及集团公司动力技术中心、水电技术中心、新能源技术中心、环保监督技术中心和煤炭质检中心,形成服务集团及行业的先进科研平台集群。
作为分布式能源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发平台,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中心全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推动分布式能源产业发展。近5年来,累计获得立项科研项目160多项,累计申请专利数433项,软件著作权28项,发表科技论文905篇,获得各项科技奖励104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0余项。
重视生产实际应用及前沿性课题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并形成一批专利群,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工作。华电电科院几代人的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不仅在电力技术发展史上留下了特有的印记,更将华电电科院全新的起点置于一个崭新的高度。发挥电力工业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在标准化研究、质量管理及产品检测等方面的传统技术优势,积极转型升级,引领集团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及质量、安全管理双提升,积极开展发电企业安全性综合评价和节能评价,助推发电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节能管理水平。华电电科院深知创新型人才对于科研技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
通过国家级、省部级、集团级研发(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华电电科院大力推进以创新平台和重点实验室为主的科研条件建设,建立起完善的科学研究基地、科技服务基地。与日本中部大学就粉煤灰深度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继续深化研究。
伴随着十三五催人奋进的鼓点,华电电科院人将满载着收获与信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围绕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全力投入到中国电力工业建设的大潮中。本着对创新精神的追求,逐步打造人才和科技高地,华电电科院先后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两大平台,吸引了大批中青年科研人才,培养了浙江省及杭州市各类人才计划13人,华电集团千人计划8人,畅通了人才发展的良好渠道。
离子色谱实验室朱子钱摄立足主业不忘初心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的飞速发展,给华电电科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承担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大型电站冷源节能新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华电邹县、莱城等3台机组上成功实施,平均降低煤耗3.13克/千瓦时。